青岛能源所召开“十四五”重大科研任务“酶合成生物技术与天然产物绿色生物制造”研讨会

  为保障研究所“十四五”重大科研任务落实,加强所内科研团队协同攻关,推动重大原创科技成果产出,128日,青岛能源所召开“十四五”重大科研任务“酶合成生物技术与天然产物绿色生物制造”研讨会,任务“首席科学家”丛志奇研究员,核心骨干成员姚礼山、冯银刚和黄雪年研究员以及科技处相关人员共同参会。

  会上,围绕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元件的设计、进化、胞内作用机制以及细胞工厂构建等酶合成生物技术和绿色生物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丛志奇、姚礼山、冯银刚和黄雪年分别针对“非天然P450酶元件的设计与应用”、“细胞原位环境对蛋白质构象动态性的影响机制”、“纤维小体转录调控因子的结构功能与跨膜传导机制”和“天然产物和相关药物的生物合成机制解析与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年度进展进行汇报并开展深入交流。研究人员在人工辅因子驱动型P450过加氧酶创制、非天然P450酶催化的不饱和烃直接硝化、P450过加氧酶的H2O2隧道工程、细胞内原位测量蛋白质构象动态性及其机制解析、多酶复合的纤维小体中调控转录因子SigI-RsgI的独特结构功能和新型跨膜信号传导机制、真菌黄酮生物合成新机制、大黄素甲醚和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前体的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3篇)、Sci.Adv.2篇)、JACSNat.Commu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大黄素甲醚和米卡芬净前体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发酵产量超过目前工业化水平。

  与会人员就“以关键酶分子设计和改造为核心,以重要产品为导向,推动高效微生物合成细胞工厂全链条设计”达成共识,下一步,相关人员拟针对非天然P450酶元件的定向设计、人工辅因子驱动的底盘细胞创制及其在他汀类药物高效生物合成细胞工厂构建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效能。

  青岛能源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印发实施《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十四五”重大科研任务组织实施管理办法》,梳理《“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并提炼21项重大科研任务,聘任20位首席科学家,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压实任务实施主体责任,狠抓“十四五”重大科研任务落实,着力提升重大科技任务承载与重大成果导出能力,推进所内不同科研团队、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学科开展协同攻关,提升研究所核心竞争力,支撑我院抢占科技制高点。(文/丛志奇 尹衍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