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项目团队赴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推进项目落地
近日,青岛能源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与济宁市产研院、济宁太白湖新区政府就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项目开展系列交流,并在项目落地方面取得新进展。
1月8日,产研院院长王东升陪同太白湖新区党工委书记钟强赴青岛能源所,就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武建飞研究员开发的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进行项目考察调研及交流。会上,研究组就锂离子电容器项目情况进行了专项汇报。该项工作得到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山东能源研究院专项基金等共计2000余万元经费支持,现已在产线实现了关键电极的量产技术开发。
锂离子电容器是超级电容器的升级产品,兼具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特性,可用于风电领域的调频调桨、智能电网的二次调频、轨道交通的能量回收,电动汽车的备用电源等。然而,关键电极的制备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研究团队自202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国产技术的研发,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国外技术垄断的“卡脖子”问题,在高容量的碳材料、穿孔箔材技术、高效嵌锂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同时,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研究组在莱西中科产业城率先建成了一条先进的锂离子电容器关键电极生产线及电解液生产线,实现了高容量、高质量、高产出的锂离子电容器关键电极的工程化制备。该平台的建设将促成锂离子电容器的完全国产化,打破技术壁垒,解决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难题。
为推进锂离子电容器的市场应用,研究组联合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四方所)将该技术成果在其自动化产线上进行中试组装验证,经过多次核心材料设计、关键技术设备攻关,青岛能源所开发的锂离子电容器关键电极成功在自动化产线上运行,并形成了合格的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单体容量1400~2200F,寿命超过(200C)50万次,电容器的循环寿命居世界领先,以上参数均已得到认可。未来双方将就模组、系统、应用领域等问题设计,尽快推动国产化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并力争首次在国内轨道交通上实现运用。
通过本次交流,锂离子电容器项目引起济宁方面高度重视,并邀请研究组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落地生产线。
1月13日,武建飞带领的研究团队应邀赴太白湖新区推进项目落地。项目团队实地考察了拟落地厂房选址,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及未来建设规划。钟强对项目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相关产业园区及周边配套设施等情况,并就项目落地有关工作亲自部署,他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完善要素保障,全力配合做好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各方就厂房选址、落地流程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王东升表示,济宁市产研院将继续发挥好“桥梁”作用,根据项目落地需求,全力配合太白湖新区为项目团队做好服务,共同助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文/刘姝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