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微生物组学新技术及相关实验动物体系”2024年度交流会在青岛召开
11月22日,由青岛能源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大分子与微生物组”重点专项“微生物组学新技术及相关实验动物体系”项目,在青岛召开2024年度交流会。
项目组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兰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钟瑾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田长富教授、浙江大学孙会增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张玉忠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琳研究员等知名专家组成咨询组。来自项目牵头单位青岛能源所,以及参与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的20余名项目成员参加此次会议,共同探讨项目进展与未来规划。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徐健研究员主持。他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随后,项目各课题负责人,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王金锋教授、山东大学武大雷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郝海红教授以及子课题负责人,围绕“菌群代谢表型组快检和单细胞功能分选-测序技术”、“菌群单细胞多组学数据跨尺度分析和可视化技术”、“菌群功能模块定向培养和理性调控技术”、“高通量一体化之疾病模型无菌小鼠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等核心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汇报。咨询组专家结合项目研究目标,对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路径以及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高度肯定了项目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性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由青岛能源所自主研发的微生物组功能探测创新仪器平台,包括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单细胞拉曼光镊分选仪(RACS-Seq)和数字化克隆挑选仪(DCP)等。这一平台打通了菌群单细胞“代谢表型组+基因组+转录组+培养组”完整技术路线,在实现微生物组高精度解析和功能验证方面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有望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设备保障,引发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该项目将针对微生物组分析方法学面临的三大挑战,建立“功能靶向性”的单细胞多组学表征平台,实现跨尺度、多维度的菌群数据采集、分析、整合与结果可视化;突破基于单细胞“原位功能”的识别与培养组,服务复杂菌群智能化、靶向性地挖掘和组装;构建“规模化、功能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支撑菌群-宿主互作的机制研究。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凝聚了项目团队的研究力量,为推进微生物组技术的突破和转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助力。未来,项目组将继续深化前沿技术研发,服务于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文/刘阳 图/王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