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与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联手GIS-LCA赋能建设零碳石化园区

为积极响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要求,青岛能源所联合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管委会,正式启动GIS-LCA技术深化应用合作。这项创新成果,将为我国化工园区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GIS-LCA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生命周期评价的动态耦合,构建了空间化碳足迹核算体系。该技术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可精准识别区域间工艺技术差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领衔的专家组鉴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大亚湾石化区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年炼油能力超5000万吨。通过GIS-LCA技术,园区将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建立全产业链碳足迹“一张图”,精准识别高排放环节;二是构建动态优化模型,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减碳方案;三是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低碳产品认证体系,提升园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园区实现“十四五”末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更将为全国化工园区低碳转型树立标杆。

大亚湾石化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及做法,采用国际原创泛能源大数据及GIS-LCA技术构建园区能碳关系模型,通过数智化能碳管理平台对园区的碳排放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将逐步引入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产业,为全国石化行业零碳园区的建设开辟一条新路。

此次合作具有双重战略价值:对内可为我国建立自主可控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提供核心工具,支撑差异化减碳政策制定,为园区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提供技术底座;以某化工园区为例,通过该技术及泛能源大数据支持的低碳、替碳、化碳、固碳、封碳技术,助力园区实现节能23%,碳排降低38% 。对外能有效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贸易壁垒,维护产业国际竞争力。目前该技术已助力某电工装备领域企业将欧盟产品认证周期缩短40%,显著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GIS-LCA技术正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变革。大亚湾石化区的实践,不仅是我国低碳园区建设的里程碑,更是向全球展示中国“双碳”行动的生动范例。田亚峻研究员表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更要为全球碳治理贡献东方智慧。(文/刘媛媛 图/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