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暖阳,筑梦未来——青岛能源所研究生党总支赴山东泰安开展晨光行动志愿服务

为提升乡村地区科普教育水平,激发青少年儿童对科学的热爱与兴趣,1031日,青岛能源所研究生党总支第四党支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室第二党支部赴泰安市大汶口镇颜谢小学开展“晨光行动”志愿科普活动,为当地学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教育盛宴。

大汶口镇颜谢小学校长焦秋振为活动致辞,他对青岛能源所科普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此次科普学习的机会,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

活动伊始,副研究员刘文文首先带来开场分享,她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平台与育人理念,让同学们对“国家科研力量”有了具象认知。

随后的科普环节,副研究员何峰以《植物的“法外分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题,从同学们熟悉的多肉植物繁殖场景切入,用“植物的克隆魔法”这样通俗的比喻展开讲解。他详细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从一小块叶片培育成完整植株”的核心流程,结合实验室实拍图片展示培养基配置、无菌接种等关键步骤,还分享了该技术在珍稀植物保护、农作物优良品种培育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前沿农业技术如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

博士生苏彦龙以《植物转基因与人类生活》为主题,通过开场播放《阿凡达》中梦幻的发光植物片段,瞬间点燃同学们的好奇心。他顺着“现实中是否有发光植物”的疑问,自然引入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概念,用“给植物的基因‘拼图’中加入特殊片段”的生动表述,解释基因编辑的基本原理。随后,他结合抗虫棉花、耐储存番茄等生活中常见的转基因产品,详细说明该技术在减少农药使用、提升作物产量、延长保鲜期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解答了同学们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疑惑,帮助大家建立科学客观的认知。

硕士生陈昱静带来《身体里的“抗体特工队”——病毒大作战》科普报告,将人体免疫系统比作“守护健康的城堡”,抗体则是城堡中训练有素的“特工部队”。她通过趣味漫画图解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用拟人化的语言描述抗体如何识别病毒、精准出击并消灭病原体,还结合感冒、接种疫苗等日常场景,讲解抗体的产生机制以及疫苗如何帮助身体“提前训练特工部队”。互动环节中,她通过“病毒攻防小游戏”让同学们模拟抗体与病毒的对抗,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人体免疫知识,培养健康防护意识。

各位主讲人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用生动案例、趣味表达拆解科学知识,将原本抽象的科研内容转化为贴近小学生认知的科普内容,同学们也以热情的回应融入科普小课堂。

此次“晨光行动”既为颜谢小学的同学们打开了科学视野,也让科研精神在少年心中扎根。从前沿科普到精神传承,这场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抹“科学晨光”,为他们的未来科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研究生党总支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入开展“晨光行动”科普服务活动,坚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夯实人才强国基石。以省内乡村小学为基点,精准对接教育薄弱环节,通过构建体系化、趣味化的科普课程,将前沿科学思想和创新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的心田。为他们拓宽人生出彩的舞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彰显研究所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文/图 李佳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