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青岛能源所举办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5月13日,青岛能源所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旨在集中展示研究所科技创新成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活动共吸引了来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6000余名观众前来参观体验。活动还通过研究所官方视频号进行全程线上直播,累计直播时间长达7小时,直播观看量3700人,点赞量近五万次。

  研究所所长吕雪峰为活动致开幕词,他表示,“公众科学日”活动是中科院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所开展的公益性科普活动,通过让公众和青少年走进研究所,走进实验室、增进社会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做出贡献。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爱上科学,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大胆地想象与创造,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在这个永无止境的大世界里,揭开更多的未解之谜。

  本次活动共组织开展三大板块,来自16个研究组(中心)的20个实验展点免费向公众开放,8场次各具特色的科普讲座精彩纷呈。此外,还开设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参观、2023肠道科学与艺术科普插画巡展活动。 

  在“‘碳’寻绿色生活”环节中,设置了“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低叹’”、“垃圾分类”、“我爱地球表白墙”、“‘聚’安思危”四个展区。通过讲解、互动游戏和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介绍国家“双碳”战略的意义、碳排放的增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个人应该如何行动。呼吁大家树立低碳理念,倡导绿色生活。 

  在“科普嘉年华”环节中,志愿者们认真准备了15个内容涉及生物和化学知识的科学小实验,包括“用光‘抓住’小细胞”、“荧光蛋白的前世今生”、“植物影分身之术”、“生命的魔方—蛋白质”、“生活中的神奇魔法”、“细菌‘吐丝’用处大”、“微藻世界奇妙游”、“化学变脸之神奇的超浸润”、“走进“‘海上草原’揭秘‘绿潮汹涌’”、“污水净化——水中花园、褪色魔法”、“流体和你一起‘减压’”、“小小的凝胶,大大的世界”、“纤维素变身的秘密”、“上天,下海,电池化身‘小哪吒’”、“厨房里也能看到的‘海底火山爆发’”等。这些科学互动实验结合了研究所的特色研究成果,直观形象,互动体验性强。参观过程中,大家不时提问并动手操作,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在新能源科普展厅,公众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式,并饶有兴趣地观看了科普视频、积极地参与到展厅互动答题系统。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在留言墙写下自己的活动收获和感想,期待着再相约。 

 

 

 

 

  在“科学加油站”环节中,由我所四位研究员组成的讲座团队,为公众精心准备了四个主题,共8个场次的科普讲座。现场观众积极互动、气氛热烈。吴天元研究员讲解的《未来,我们一起探秘深海》为大家解密新型电池如何助力深海下潜器。汪辉研究员讲解的《小蘑菇 大产业》介绍了科技助农,对蘑菇的研究如何支撑健康与环保产业。辛洪川副研究员讲解的《今年夏天会不会更热—“双碳”与我们》呼吁大家要节约环保,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陈天举副研究员讲解的《海洋垃圾的前世今生》解读了公众关心的海洋环境问题。

  

  

  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讲解员介绍了钱学森、张大煜、南仁东等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带领大家观看了研究所党员科技工作者对标老科学家命名突击队的事迹视频,使公众感受到科学发展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激发公众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向学精神。 

 

  本次公众科学日活动中,200余位由研究所一线科技工作者、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付出了大量的智慧、热情和汗水。展点志愿者不顾风吹日晒与口干舌燥,一轮接一轮不停讲解;引导员热情周到,导引、分流,全力维持参观秩序和人流平衡;直播小组全程报道,力争将最详尽的活动内容展现给线上观众;吉祥物小组不辞辛苦,积极与公众互动,营造欢乐的活动氛围。安保人员值守岗位,确保参观秩序、所区环境和观众安全。经研究所主动沟通联系,派出所出动3名警员、3部警车、交警出动4名警员,全程现场维护治安、疏导交通。全体志愿者、工作人员们的精心准备、辛勤付出保证了活动的圆满成功,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公众科学日是由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旨在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氛围,厚植科学文化,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作为研究所的品牌科普活动,公众科学日已成为公众了解清洁能源科学知识、接触高技术实验平台、探索科学奥秘的重要渠道。今后,研究所科普工作将继续坚持“高端、引领、有特色、成体系”的定位,立足学科特点和科教资源,进一步丰富科普素材和形式,提高科普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科普基地作用,为提升民众科学素养作出应有的贡献。(文/孔凤茹 图/科学传播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