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二等奖

726日,全省科技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青岛能源所科研成果在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中再次获得重要奖项,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完成的“高性能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功能膜与氢能技术研究中心完成的“多功能复合膜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机制”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研究所自建立以来,始终面向世界绿色能源与材料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新能源与过程科技创新,坚持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着力加强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所始终坚持“产业出题、科学论证、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理念,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形成以“融通创新”为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与成果转化体系,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所已累计荣获各类科学技术奖励34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荣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

2023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高性能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项目介绍:针对商品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性差、能量密度低、续航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三相渗流”复合固态电解质设计理念,发明了“三相渗流”复合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基界面缓冲层技术、原位固态化界面融合等技术,研制出高比能、高安全固态锂电池单体及系统,发展了基于固态锂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的“功(率)”、“能(量)”兼备的双源动力系统。开发的全海深固态电池系统成功为“天涯”、“海角”、“沧海”等多型号全海深着陆器、“凌云”、“凤凰”等深潜器、“鹿岭”水下机器人等提供能源动力,为“奋斗者”与“沧海号”在万米深渊开展联合作业提供能源保障。项目技术通过了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组织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创新性强,在全海深极端条件下,实现固态电池能源系统的成功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技术有效提升了合作企业电池产品比能量、安全性等性能。获批科研经费7940万元,近三年新增销售额5亿余元,培养工程技术人员47名,新增就业203名。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1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项,申请PCT专利6项,授权欧洲专利1项,发表高影响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青岛市2021年科技进步颠覆性技术探索类一等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技术成功开发,对于我国发展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保障海洋权益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功能复合膜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机制”项目介绍:功能膜技术在低碳工业流程再造、氢能和太阳能利用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本项目针对复合膜材料、结构及性能调控机制核心科学问题,在国家级人才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创新性地从微纳多尺度设计构建了多功能复合膜体系,通过研究复合膜材料组成、微结构与分子/离子/电子传输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发展了复合膜表界面功能化和本体微结构调控的新方法,解决了高性能聚酰胺、钙钛矿氧化物系列复合膜的可控制备难题,发展了面向水分解制氢、CO2捕获、海水淡化等实际应用需求的复合膜设计策略。基于以上原创性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5篇代表作正面他引433次,1篇被选为期刊封面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建立青岛市功能膜材料与膜技术重点实验室,并获评优秀。

未来,研究所将牢牢抓住双碳战略、能源革命等战略机遇,打造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等高度集聚、相互协同的国际一流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成果,奋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文/徐小宁 图/韩鹏献、贺广虎)


附件下载: